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抽象艺术或许是最接近艺术的本质和核心的。这不仅是因为抽象艺术完全撇开了所有的非艺术因素,诸如文学情节、意识形态、人伦教化、社会现实等等;更是因为抽象艺术能够最大化地发掘艺术家的生命和与自由想像的资源,掌握艺术家所应拥有的自由意志和精神主权,创造出与精神世界的微妙状态相一致的图式形态,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直觉力量向人们传递和诉说。
从某种程度来说,抽象艺术有比具象艺术更自由、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但是抽象艺术依然有其表现的对象,那就是“自然”。只是抽象艺术家不是从一个自然片段,而是从一个整体去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他们把对自然的感受积累起来,探讨视觉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从中归纳出它的内在构造,表达出画家心灵活动的轨迹,传达出形而上的精神感受,从而表现出另一个“自然”。在自然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人们无可奈何而又不断疏离甚至背叛自然的今天,抽象艺术家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帮助我们找回了自然。
这虽然与当今大众艺术受众的思维定势拉开了距离,但是这种抽象艺术“无物象”、“内在型”的自然图式所造成的“审美距离”,正是当今被高度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它在让人们获得“审美距离”的同时,营造了一个提供精神慰藉的幻象世界,在抽象艺术扑朔迷离的诗性话语中,人们见证了歧义的力量。在这种形式转换的契机中,不仅没有消解内容和意义,反而表达了艺术家对内容和意义的重新思考,并且借助了这种抽象的言说方式,在形式语言的张力中更能获得内容和意义的“深度”。
抽象艺术在当代生活坐标中地位的确认,说明现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造就的工具理性世界并不是现代性的全部。在这个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与之抗衡的文化力量,一种由文化合理性和文化可能性及其价值领域的分化带来的力量,正是这种“抗衡”,使现代性所需要的“和谐”得以实现。而抽象艺术以及在它的语言形式后面所潜藏的价值理性意义,作为一种抗衡的文化力量,也将显现出它的不可轻视的作用。蕴藉无穷的大自然为创造抽象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无限的可能性。只要艺术生命和自由表现的想像力没有枯竭,抽象艺术的发展也必定未有穷期。
将抽象艺术置于当代中国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它或许要承载过于沉重的负荷。这意味着以坚持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于艺术本原的语言表述,以理想主义的情怀对于艺术和社会各领域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设的情感投入。但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回到视觉,通过作品来得以呈现,让作品成为表达当代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判断的新载体。
所谓“回到视觉”,在艺术本质上,也就是回到目光所及之处,回到视觉主体和视觉对象,回到自然的本质,而视觉的焦点则始终指向艺术的本原。这种回归,不是客体的再现,而是主观的表现;不但是“在者”,而且是“存在”,它是一个被内心体验过的世界。在与物象的直接面对中,是摒弃了除对象本体之外的所有先验的既定观念,去接近、捕捉和发现被内心体验到的纯意识世界中最本质的所在。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当代抽象艺术。
当代艺术是在当下发生的艺术,但它与时髦无关,它不应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时尚,而是有朝一日或许便会成为具有永久审美价值的经典。曾经喧腾不已、汹涌一时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几乎已成为强弩之末而纷纷向“架上”和“绘画性”回归。这种回归,实质上就是一种明显的对艺术本体的回归,是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一浪高过一浪的波涛下,在大洋深处的审美沉思和文化反拨;是恪守人文理想、坚持以自由意志艺术创作的自觉选择。这也是当下的抽象艺术家创作语境的真实写照,由此正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当代性。当代抽象艺术家应该做和正在做的,就是以充满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艺术语言,表现过去不曾有过的感受和强烈冲动,力图通过对现象的远离,来获得对现实内在深刻性的感知,为现代人精心编织出一个个美妙温暖的梦境,拓展已显得日益逼仄的精神空间,收获暌违已久的诗意。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代抽象艺术家们所提供的视觉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能够实现与大众接受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虽然这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活动手段和平台,但这种可能性却是切实存在的。由周长江、谭平、邓国源、杨劲松和李磊组合的“时代年轮——中国抽象艺术五人展”便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证明。他们不但是中国抽象艺术重要的代表性画家,而且他们的创作状态,也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抽象艺术的现实语境,成为中国抽象艺术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代表述。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个展览更是作为一个事件而超越了展览本身,在当代艺术和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有所建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